专家称贬值趋势持续的可能性不大
2014年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告别了此前单边升值的模式,双向波动明显加剧,呈现“贬—升—贬”三个波段。
连平也分析认为:“因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已开始收紧,经济复苏趋势明显。”
连平也认为,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,但在全球还是较高的,未来发展潜力仍然非常大,经济前景仍然向好。虽然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一些,但是兑其他货币却在升值,有的升值了6%,因此从整体看,人民币贬值程度没有那么大。
去年以来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,尤其是外贸增速回落,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,是导致人民币近期贬值的重要原因。“前段时间,外汇占款出现大幅减少,这很少见。这表明,社会的持汇需求在加大。”连平说,“应该看到,目前,美元兑人民币的波动率的上限为2%,随着资本进出限制的放松,汇率波动幅度增大还是可以预见的。”
“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断增大,人民币在一定程度、一段时间内出现升值或贬值,都是很正常的情况。”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分析,“目前,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。相对而言,美国自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,经济不断走强。从这样的情况来看,前些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周期可能会告一段落。”
1月26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暴跌令人咋舌。尽管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涨82个基点,却依然难掩前几日的大跌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。伴随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,股市也在同期出现盘中大幅下挫。这些都引发各方担忧:人民币是否就此进入了贬值周期?对股市等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。